Surface Pro X上的WSL 2——安装、配置与体验

背景介绍

不久之前,我在闲鱼上花差不多4000元收了一台带键盘与笔的初代Surface Pro X,它的配置为微软与高通合作“研发”的SQ1处理器(实际上就是855 Pro Max),加上8GB LPDDR4内存,还有一块卖家后加的1T BC711固态硬盘。作为一台2019年生产的飘洋过海而来的美版机子,它已经经历了至少三代主人,电池效率居然还剩95%,外观状态也还不错,可以说是非常划算了。
我从当年第一代Surface发布开始就想体验微软的硬件设备,如今算是终于圆梦了。Surface Pro X轻薄美观,让人爱不释手,无风扇设计让它运行时没有任何噪音,虽然是近3年前的设备但依旧反应敏锐,可以说是WoA标杆级设备。
Windows 11的Windows On ARM体验对我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惊喜,这台轻薄便携的二合一很好的填补了我的设备空白。我想在这台设备上运行的软件都可以完美运行,本来不期望在这台设备上能很好运行的软件它也可以运行,虽然性能一般,但也完全足够了。W11对触摸的优化也是大大增强,各类触摸手势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它在被触摸使用时的便捷度。我最喜欢的手势是从任务栏往上滑调出程序菜单,这个手势直观且便捷。安装了合适的软件后,平板模式的它可以被手持娱乐,看点视频听点音乐,连接上键盘后可以用来敲代码、写文章,拿出笔来就可以手写笔记或者画点简单的画。这台设备已经完全替代了我的iPad Pro 10.5的生态位,并且由于Windows的开放系统,它做我想要做的事做的远比iPad更好。
以前用iPad Pro时,我会用iSH运行一些Linux软件。但是iSH作为一个转换Linux系统调用的模拟器,性能不佳,兼容性拉跨,大多数时候我还是把iPad当SSH终端连到服务器上运行软件。作为一台完整的Windows设备,在Surface Pro X上,我可以使用“真正”的Linux。虽然目前似乎无法直接安装Linux系统,但是可以使用WSL 2。我也期望Windows On ARM上的WSL加上WSLg还可以补足Windows ARM64生态不完善的问题,让ARM Windows用上更多“原生”软件。

WSL安装

根据微软的文档,ARM64设备上的WSL 2只能在Windows 10 2004或更高版本上运行,不过目前我手上的设备已经加入了Windows预览体验计划Beta通道,运行着Windows 11 22H2,肯定是满足要求的,假如你的设备还在运行旧系统的话,就可能需要注意一下了。
在2004版本之后的Windows上安装WSL很简单,只需要在有管理员权限的Shell里输入下面的命令,然后重启电脑就好了。
wsl --install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命令默认会安装Ubuntu,如果你想自定义安装的发行版,可以用下面这几条命令。
wsl --install -d 发行版名称 ——安装指定发行版
wsl --list --online ——列出可用发行版
在我的网络环境下,列出可用发行版这一操作多次超时。当发行版列表终于加载出来后,我发现ARM64上的WSL发行版选择比较有限,只有Ubuntu。考虑到ARM Linux的社区建设情况,可选择发行版数量少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就只能安装Ubuntu了。
输入安装命令后,等待进度条跑完,会提示你进行重启。
重启后,终端会自动启动,并完成剩余的安装工作。之后跟随向导完成首次启动设定,Ubuntu的Shell会自动启动,安装完成。

WSL配置

在WSL安装完成后,我进行了基本的换源设定语言,安装ohmyzsh等操作,让其更好用。
为了统一体验,我还安装了OpenInWSL工具,这是个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里直接用WSL中的应用打开文件。你还可以把安装在Windows里的浏览器配置为WSL下默认打开的浏览器

WSL体验

在Surface Pro X上使用WSL 2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答案很简单,就是使用Linux的体验——至少到现在为止,80%吧。将其用于基础的Linux开发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旦深入下去,总可能会遇上什么问题。比如说,到目前为止,高通还没给SQ系的GPU可以使用WSLg硬件加速的驱动,WSL上的GUI软件性能并不是很好。如果你使用的是x86的Windows笔记本,你可以通过装Linux双系统或者干脆把Windows系统干掉只用Linux来解决问题,但我们的Surface Pro X,以及至今为止所有“官方”的WoA设备,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考虑到它是一台无风扇、续航也较长的漂亮电脑,我愿意做这些取舍,并期待未来微软对WSL 2的进一步维护。
总而言之,就至今为止的体验而言,它绝对无法成为一个重度用户的主力设备,但完全可以成为轻度用户的主力设备或重度用户的第二台设备。

用DISM/DISM++备份系统时遇到的坑

近日购入一块512GB的NMVE SSD,打算替换笔记本上内置的128GB NVME SSD,不过由于笔记本上只有一个M2插槽,并且系统装在这个盘上,无法对拷,想要保留原系统,在不借助其他转接装置的情况下,只能给原系统做个镜像保存到笔记本原来的机械盘上,换好SSD后恢复。
听闻GHOST对NVME设备兼容性不佳,加上想尝试新工具,最后选择了DISM++作为备份工具。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在我的系统上,DISM++备份极慢,2个小时还没备份好100GB数据的一半,最后甚至直接报错退出了。中途用任务管理器查看资源占用,发现DISM++写入磁盘的速度不超过1MB/s。
我以为是压缩的问题,于是禁用压缩,重新创建了一个镜像,可惜速度还是没有改善。于是我开始在互联网上以"DISM++ 备份速度慢"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然而大多数人都说这是压缩的问题。
黔驴技穷之际,我想到DISM++也算是DISM的变种,于是开始搜索DISM相关的资料。
一位博主的教程引起了我的注意。
该文中提到:

注意:如果是在 Win8 系统中进行操作,备份时注意暂时关闭 Windows Defender,它要对整个备份文件进行扫描,其中 MsMpEng.exe 对 CPU 的占用有时高达 90% 以上,严重拖慢备份速度,有时甚至使备份时间延长十倍以上。

我使用的是Windows10系统,开启了Windows Defender。打开任务管理器一看,果然,MsMpEng.exe占用了10%的CPU,并且在不停读取机械盘。一边是DISM++在不停写入,一边是Windows Defender在不停读取,速度快才是见了鬼吧!
在设置中暂时禁用了Windows Defender的实时保护,速度果然快了起来,达到了100MB/s左右。没用1个小时,备份就结束了。
最后的问题:为什么DISM++这样使用广泛的软件,没有人真正发现问题所在呢?
可能是用DISM++这类“高级系统工具”的人,早就把Windows Defender彻底干掉了吧。

解决Windows10和Linux双系统时间错误

近日在自己的电脑上成功安装了ArchLinux,与原来的Windows10组成了双系统。但是两个系统的时间却不是统一的,如果在ArchLinux上设定了正确的时间,Windows上就是错误的,在Windows上设定了正确的时间,Linux上就是错误的,正好相差8小时。查阅资料后得知这是因为Windows与 Mac/Linux对系统硬件时间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导致的。
Windows默认把系统硬件时间当作本地时间处理(就是UTC+8之类的已经加上时差的时间),即操作系统中显示的时间跟BIOS中显示的时间是一样的。但Linux会把系统硬件时间作为UTC时间处理,在这个时间的基础上根据你选择的时区显示时间。
问题就在这里。两个系统都优先读取了硬件时间,之后从授时服务器获取了正确的时间,发现不对,就用各自的方法修改了硬件时间。于是我们重启更换系统时看到的时间就不同了。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让Linux系统不把读取到的硬件时间当作UTC处理,另一种是让Windows系统把读取到的硬件时间当UTC处理。我使用的是第二种。
首先进入Windows系统,之后以管理员身份运行一个CMD,输入以下内容:

Reg add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imeZoneInformation /v RealTimeIsUniversal /t REG_DWORD /d 1

Enter执行。这个语句的作用是修改注册表,让Windows系统把读取到的硬件时间当UTC处理。
重启电脑,以后你在Linux和Windows下看到的时间应该就一致了,除非你在两个系统设定了不同的时区。

CentOS7更新内核使用BBR拥塞控制算法

TCP BBR(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trip propagation time)是由Google设计,于2016年发布的拥塞算法。以往大部分拥塞算法是基于丢包来作为降低传输速率的信号,而BBR则基于模型主动探测。该算法使用网络最近出站数据分组当时的最大带宽和往返时间来创建网络的显式模型。数据包传输的每个累积或选择性确认用于生成记录在数据包传输过程和确认返回期间的时间内所传送数据量的采样率。该算法认为随着网络接口控制器逐渐进入千兆速度时,分组丢失不应该被认为是识别拥塞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基于模型的拥塞控制算法能有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延迟,可以用BBR来替代其他流行的拥塞算法,例如CUBIC。Google在YouTube上应用该算法,将全球平均的YouTube网络吞吐量提高了4%,在一些国家超过了14%。

总而言之,TCP BBR是谷歌出品的TCP拥塞控制算法,可以起到单边网络加速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延迟较高,有丢包的链路。从Linux Kernel 4.9起,就加入了该算法,但是CentOS7默认的内核还停留在3.10.0,想要享受BBR带来的加成,必须更新内核才可以。

升级内核

查看当前内核版本:uname -r
如果大于4.9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不过你想要更新版本的内核可以继续。
为了更新内核,我们需要增加一个 ELRepo 源。
添加 ELRepo GPG key:
rpm --import https://www.elrepo.org/RPM-GPG-KEY-elrepo.org
添加 ELRepo 源:
rpm -Uvh http://www.elrepo.org/elrepo-release-7.0-2.el7.elrepo.noarch.rpm
为了获取最快镜像,可以安装fastestmirror插件:
yum install yum-plugin-fastestmirror
现在就可以安装安装最新Kernel了:
yum --enablerepo=elrepo-kernel install kernel-ml
等待安装完成后,切换至刚安装好的新版内核:
grub2-set-default 0
重启之后,可以通过uname -r查看当前内核版本,应该是高于4.9的。

切换为BBR算法

/etc/sysctl.conf加入以下内容:

net.core.default_qdisc=fq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bbr

使设置生效:sysctl -p
查看是否成功设置:

sysctl net.ipv4.tcp_available_congestion_control #查看可以用的拥塞控制算法
sysctl net.ipv.tcp_congestion_control #查看现在使用的拥塞控制算法

两个返回值都应包含bbr
检查BBR是否运行:lsmod | grep tcp_bbr
返回值有tcp_bbr即可

现在,BBR算法就生效了,享受它带来的提升吧。

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OpenVZ架构的VPS无法直接使用BBR算法。但办法还是有的,只要善用搜索引擎。
还有,BBR不是魔法,无法突破物理带宽限制。

改变rustup默认安装目录

默认情况下,rustup安装的Rust在用户目录下,对于Windows用户就是C盘。假如你的C盘比较小,这样长期使用的结果就是C盘被挤爆。还好rustup可以通过修改环境变量来改变安装目录。这两个环境变量分别是RUSTUP_HOMECARGO_HOME

  • RUSTUP_HOME:存储工具链和配置文件
  • CARGO_HOME:存储cargo的缓存

你需要在rustup运行之前修改好这两个环境变量。对于Linux用户也是这两个环境变量。

Windows

此电脑->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新建两个系统变量,变量名分别为RUSTUP_HOMECARGO_HOME,变量值指向你希望的安装目录,比如说D:\rust-toolchainD:\cargo-cache,之后运行rustup就可以安装了。

Linux

打开终端,设定环境变量

export RUSTUP_HOME=[你希望的安装位置]
export CARGO_HOME=[你希望的安装位置]

之后在这个终端窗口运行rustup就好了。